北京時間10月1日,即將年滿23歲的庫明加,與勇士達成了一份2年4850萬美元的合同,其中第二年是球隊選項。看上去,這場圍繞庫明加的鬧劇終於落下帷幕,但實際上並非如此,知名美媒CBS體育指出,仍有3大懸念等待揭曉。
1.庫明加仍會被交易嗎?
明智的判斷是“會”。除了老板拉科布,勇士隊似乎無人真正致力於留住庫明加,而庫明加也用盡辦法想要離開勇士。這是一場“別無選擇的聯姻”——隻要出現對勇士隊有利的分手時機,他們很可能會立即促成交易。
不過在此之前,雙方都有充足動力讓庫明加打出好表現。對勇士而言,若庫明加表現出色,他們要麽能擁有一位拿著“性價比合同”、可助力季後賽的核心球員,要麽能獲得一枚高價值的交易籌碼。對庫明加來說,這段時間則是“為下一份合同試鏡”:這也是他為何選擇兩年合同,而非勇士最初提供的“三年(第三年為球隊選項)合同”——他希望提前一年鎖定自由球員身份。此外,相較於選擇“一年790萬美元資質報價”,這份合同中“第二年受保障”的條款,也讓他在賽季中對其他潛在交易球隊更具吸引力。
總而言之,這份合同的結構本身就為“2月交易截止日前隨時交易庫明加”保留了可能性。這很像2019年夏天:勇士隊在杜蘭特先簽後換交易中得到拉塞爾,他們從未真心想留他,拉塞爾也與勇士體係格格不入,無論公開說辭如何,“交易他”始終是球隊的真實計劃。如今對庫明加,勇士大概率仍在執行同樣的劇本,續約隻是為他們爭取了更多時間。
2.庫明加的角色會是什麽?
這一問題頗具看點。賽季前幾個月,勇士隊會更傾向於“以球隊最大利益安排庫明加的用法”,還是“為提升其交易價值、刻意突出他的優勢”?
庫明加曾公開表示希望獲得首發位置,但他大概率無法如願。即便中鋒霍福德是“純射手型中鋒”(這對勇士是可能影響爭冠的重要補強),庫裏一人的牽製力堪比“1.5個球員”,但一套陣容中也很難容納三位“非射手”——巴特勒和格林已占據兩個名額,第五個首發位置更可能留給投籃能力更強的球員,比如波傑姆斯基,甚至希爾德。
不過,科爾今年夏天已表態,本賽季會更願意嚐試“巴特勒+庫明加”的共存陣容。上賽季巴特勒加盟後,科爾因“兩人搭檔缺乏空間感”,幾乎將庫明加排除在輪換之外;但當庫裏受傷、科爾別無選擇時,庫明加在對陣森林狼的係列賽中證明:隻要有信心、敢衝擊,他能與任何隊友兼容。
因此,關鍵不在於庫明加是否首發或終結比賽,而在於“隻要他在場上,能否被安排到能發揮最大優勢的位置”。若科爾仍堅持讓庫明加擔任“無球切入者+偶爾的次要得分手”(庫明加認為這低估了自己的天賦),即便知道“打好表現對下份合同有利”,也難免讓人懷疑庫明加對該角色的投入度——他或許會消極應對,甚至盼著勇士隊因“無法忍受現狀”而低價將他交易。
但如果庫明加能感受到“自己被重視”(哪怕隻是細節上的),開局表現出色、團隊氛圍良好且自信心在線,他完全有潛力競爭“最佳第六人”。對勇士而言,這會是最優結果——即便庫明加本人可能不喜歡“第六人”這個標簽。
3.庫明加能為勇士提供多大幫助?
答案是“巨大幫助”,無論旁人如何評價。他是勇士隊中唯一能兼具“運動能力、強勢持球創造、籃筐上空終結”的球員,而這支球隊本就偏向“老將陣容”,庫明加的衝擊力對一支誌在爭冠的球隊而言,可能成為改變戰局的關鍵變量。
誠然,勇士隊今夏未交易庫明加,部分原因是“未能得到足夠回報”,但球隊內部也有一部分人清楚庫明加的潛力,不願輕易放棄“他打出穩定表現”的可能性。
若庫明加確實能兌現潛力,那勇士隊的實力將不容小覷——他們已具備爭冠所需的其他要素:霍福德的簽約意義重大;庫裏和巴特勒在庫裏第二輪受傷前,本就是聯盟頂級雙人組;巴特勒已證明“在無庫裏陣容中,他不願承擔主要得分職責”,而若庫明加能接過這一重任,且在交易截止日後仍留在隊中,勇士隊很可能從“二流競爭者”躍升為“頂級爭冠熱門”。